牙疼但不知哪顆疼應根據牙隱裂、牙髓炎、三叉神經痛、牙周炎、上頜竇炎等病因治療,可採取的方法有調磨修復、根管治療、藥物止痛、牙周治療、治療鼻竇炎症等。
1. 牙隱裂:牙齒表面出現不易發現的細微裂紋,咀嚼時裂紋受到壓力刺激牙髓引發疼痛。進食時可能有定點性疼痛,冷熱刺激也會加重。可就醫調磨隱裂部分,再進行充填修復;若累及牙髓,需做根管治療。
2. 牙髓炎:細菌感染牙髓引發炎症,炎性滲出物積聚導致髓腔內壓力升高,產生疼痛,疼痛常呈放射性,難以定位。可開髓引流緩解壓力,之後進行根管治療。遵醫囑服用甲硝唑片、布洛芬膠囊、阿莫西林顆粒。
3. 三叉神經痛:三叉神經受病變刺激,引發陣發性、電擊樣劇痛,易與牙疼混淆。疼痛突發突止,有扳機點。可遵醫囑服用卡馬西平片、加巴噴丁膠囊、普瑞巴林膠囊,保守治療無效可手術。
4. 牙周炎:牙菌斑、牙結石等刺激牙周組織,引發炎症,炎症較重時可出現牙齒鈍痛、咬合痛。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,如洗牙、刮治。遵醫囑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、甲硝唑凝膠、米諾環素軟膏。
5. 上頜竇炎:上頜竇發生炎症,波及上頜後牙的牙髓神經,引起牙疼。伴有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狀。積極治療鼻竇炎症,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肟膠囊、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鼻竇分泌物排出,必要時穿刺沖洗。
日常要保持口腔清潔,按時刷牙、使用牙線,避免食用過冷過熱及過硬食物。出現牙疼及時就醫,配合醫生檢查診斷,按要求治療和用藥,定期復查口腔情況。